《徐州医科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大学生记者团优秀学生记者风采展示

   期次:第12期      查看:134   

医学影像学院 陆文鑫:几案堆叠笔本,打开扉页是自己歪歪斜斜的笔体。言及加入记者团的初衷,早已含糊不清。独爱徜徉于其中,舞文弄墨,笔下风物,写山水,写动情,写铿锵的柔情,写温柔的倔强,写逸致闲情,写人生苦短,不成气候。进入记者团与其说是为记者团奉献不如说是成就了自己。书写可窥人心,记者团给我折笔熔枪的意气,给我挥斥方遒的天地。自是不胜感激。走过的路越来越长,回首望往日光景,明明灭灭。灯火阑珊处,记者团的伙伴们犹如满天星,给我近乎荒诞的岁月里带来霓虹与清风。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山水,其实已踏过万里,又其实,才刚刚开始。记者团给我的,不仅仅是出去日子里的庸碌乏味。若文字是海,我愿意做一个永远提着灯的守墓人。于是,“仍要追赶星辰,仍要长眠于路上”。
麻醉学院 景苏徽:记者团就是一个大家庭,“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”是我身处其中最深的感受。很是庆幸在大一时遇见“扫楼”的张灿学姐,当时她那种飞扬的神采真的很吸引人啊。
  我在做微信美编时看到了很多才华横溢的成员们写的文章,一篇篇真情实意的流露,大家拥有着对生活和生命的热忱,可以察觉到第一片探头的嫩叶、悄然绽放的野花、秋天的落叶、冬日的暖阳……尤其喜欢《徐州医科大学校报》的第四版,有着大家各个时期的感悟,成长在那里被记录。有些许遗憾没能更多地参与记者团的成长。但是两年多的时间,大家都在一步步地变得更加沉着,走得更为坚定。
临床医学系 李晴晴:时光荏苒,不经意间,这已经是我在大学生记者团的第三个年头,回首过往,感慨良多。还记得初入记者团的我,迷茫、不知所措;后来在优秀学长学姐的带领下,才渐渐走上了正轨;再后来参与到记者团的管理工作,为各项活动倾及自己的力量……慢慢地,我爱上了这个组织,尽管我很清楚自己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的不足,但我还依旧坚持在这个组织,三年来一如既往。因为是它,让我重拾了在医学世界里逐渐忘却的文学梦想;也是它,让我迷恋上了阅读,在书的世界里,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纯净天空。感谢大学生记者团,促进了我的成长,也见证了我一路以来的落寞与繁华!
医学技术学院 蒋曼莉:很感谢大学生记者团陪我度过最充实最愉悦的两年时光,进记者团纯属偶然,却在偶然中跌跌撞撞地成长。每一次采访,每一次写稿,每一次拍照,都赋予了我做“记者”的使命感,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感。“做灵魂有香气的女子”一直是我的追求,记者团正是这样的载体平台。写写文字,抒发内心情感;交交朋友,碰撞出思想的火花。最后,也希望记者团越办越好,也期待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,这儿有很多良师益友欢迎你们。
公共卫生学院 黄畅:在大二时成为了记者团的一份子,这里氛围很有爱很轻松,有更多线上线下思想的碰撞,一年里收获多多。大一时我就接触了新媒体,从刚开始的一天磨不出一篇微刊,抱怨满满,到后来熟能生巧,灵感层出。我的微刊之路一步步走得很踏实,这也是我大学里坚持最久最成功的一件事。精益求精是加入记者团后完成第一篇微刊的感受,一篇满意的微刊要经过一次次的修改,一层层的审核,最终展现在受众的微信消息栏里。每推出一篇微刊,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不停地看浏览量,不管是多是少,都会带给我激励和成就感。现在的我属于记者团的“编外人员”了,但我依旧是记者团的一份子。新媒体,我也会一直在路上。
药学院 刘康:文字之于我是一种信仰--不善言谈的我总是将情感付诸纸笔,像是宣泄,而后得到解脱。落笔之前或喜或悲,但落笔之后皆如过眼云烟,心似明镜敞亮犹如彻悟。很多人说我是文艺女青年,虽很少反驳,内心其实并不很认同。生活中,我是个粗糙的女汉子,不太在意自己的形象,认为凡事随性就好。只是偏爱文字,随心所欲地组合,偶尔也会纠结平仄字斟字酌,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直接丢掉。虽醉心于文字,但凡得空便抽出一支笔来写写画画,但我不敢称这是在写作,写作在我来看,必得有一间四四方方的小屋,屋里摆着一张桌椅正对着窗子,桌子上有笔墨纸砚,一个人在这小屋子里回忆着俗世繁尘,妙笔生花……而我只是中了文字的蚀心蛊,除了信仰,也唯有信仰,实实在在心甘情愿地信仰。
药学院 孙玉娣:转眼间,大三了,在记者团也是第二年了。从跟着学长拍照的小学妹到独挡一面的部长,这两年记者团教会我很多东西。我想一一分享给大家。首先,作为视觉设计部的一员,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为学校官方微信、微博、校报,提供图片与视频素材。刚进记者团的时候,我还不是很懂摄影,只明白相机的简单使用与机械性会议照片的拍摄。第一年,跟着前任部长朱海宁学长,我知道了原来人物可以用这样的姿势拍,风景可以这样调节相机;第二年,汤老师教会我,要想拍的好,只能靠多练多拍,熟能生巧。这是对我的技术上,记者团教会了我真正实用的东西,虽然仍有待提高,但所进步之处,是要感谢记者团的。其次,便是我的为人处事上,记者团教会我的东西了。第一年,我是干事,只知道学长让我做什么,我便去做什么,尽力做好让我做的事;第二年,我是部长,我需要安排人事,领导学弟学妹,安排他们做事。这是对我的极大帮助,我是一个缺乏主观能动性的人,但老师与学长信任我,委我以重任,这使我成长,使我变得主动,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不主动的缺点。再有,也是我最受益的一点,那就是记者团让我结交了一群好伙伴。无论是在工作生活上都很照顾我的学长,实力强大但温柔待人的同学,还是我们部门那一群积极活泼的学弟学妹,都是我在记者团,在大学生涯中极其宝贵的财富。大学四年,会认识很多人,做很多事,但是记者团的人与事,肯定是以后想起,嘴角便会上扬的那一个。
医学信息学院 刘琼:初识你,原因偶然,一场面试,注定了我与你的情愫。你是一个神秘的存在,徐州医科大学大学生记者团。而我,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。那年你为我种下一颗不畏险惧的种子,用甘霖灌溉它成长,外出采访、摄影摄像、参加大赛,素质拓展均变得习以为常。偶尔,你会用小小的荣誉来嘉奖我的付出,让我变得更加努力。是你挖掘了我渺小的笔尖魅力,让它发光发亮;是你伴我度过三年的空虚,学会用文字的力量去征服世界的心;是你带我阅览大学时代的奥秘,懂得繁华落幕,终归心之安宁。我曾感叹:你我的相遇是命中注定。莫负初心,携手前进,只因有你。
医学信息学院 王婷:萧伯纳说“青春是美妙的,挥霍青春就是犯罪”,时光大好,青春正当时,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,一个温暖友好的组织。抱着对文字的喜爱,怀着一腔热血,初入记者团。懵懵懂懂的我,天天跟着为数不多的学长和漂亮贴心的学姐们后面,接任务,跑采访。两年学习的时间,我参加过学校很多大型活动的采访,写过许多的文字,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学霸们。文字由幼稚呆傻进化到简练正规,我也由不善交际升级至谈话的从善如流,广结人缘。未来永远从现在开始,奋斗是永远的流行色。爱迪生说,人生太短,要干的事太多,所以我要争分夺秒。向着朝阳,迎着曙光,奋斗不止,挥洒青春!
医学信息学院 黄悦:在校记者团一年多了,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人和事。我开始去听各种讲座,参加记者风采大赛,参与征文比赛和各类活动,还写相关的报道或者人物专访,既锻炼了我的胆量,也提高了我与人交往的能力,结交了很多有趣的朋友,收获很大。在这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,老师们的谆谆教诲、学长学姐们的热情指导、同学们的互帮互助,无一不给我脑海留下最深刻的印象。做一名学生记者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,我很庆幸来到了大学生记者团,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和大家一起进步,继续为记者团效力,这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。
药学院 徐新霞:在记者团两年,我要道三个谢谢。谢谢老师和学长学姐,为我一个摄影的门外汉打开了摄影的大门,耐心领我进门;谢谢一起努力的小伙伴,因为你们,我大学生活多了一群可爱的人,相互配合和相互鼓励,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;谢谢新来的学弟学妹们,为我们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,让我的摄影之路多了鲜活的色彩,让我对每一次活动成长抱有无限美好的期望。“金风玉露一相逢,胜却人间无数”,能遇到你们,就是我最大的收获。
(本刊组稿:陆悦)
y

徐州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4728次访问,全刊已有1807480次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