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徐州医科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记我的法比德游学

   期次:第14期      查看:97   


  我有幸参加了江苏大学生赴法比德文化交流,在欧洲度过了愉快的12天。
  不巧的是我们到达巴黎时下着小雨,幸运的是当我们徒步巴黎市区时雨停了,经过雨水的洗礼,到处亮晶晶的,带着潮湿的味道。凯旋门、香榭丽大道少了熙熙攘攘的旅人。拿破仑的荣耀之路,始于凯旋门,终于荣军院,巴黎的浪漫和荣耀在这条路上贯穿始终。在世界著名五大宫殿之一的凡尔赛宫,惊叹于路易十四的放纵骄奢,在巴黎保存完好的街道上感受历史的气息,在巴黎圣母院追忆美丽的吉卜赛女郎和丑陋善良的敲钟人。
  巴黎华丽的景色让人着迷,其浓厚的艺术学术气息也让人向往。参观巴黎的著名大学区--拉丁区,访问法国最著名的索邦大学,在与教授的交谈中得知,索邦大学并不是一个大学,而是由好几个大学一起组成的,公用一个图书馆。并且不同于中国的大学,索邦大学是没一个具体的范围的,它就散落于市区,也许路边的一幢不起眼的楼就是一个学院。同样的德国的大学也是这样,大学是没有围墙的。因为他们坚定的认为大学是不能脱离社会的,所以大学要建在社会里,大学是开放的,不应该有围墙和门卫,所有人都可以到大学里来,大学不是大学生也不是教师的,是属于所有人的。
  在法国的两天是充实的也是忙碌的,在我看来巴黎虽然是公认的浪漫但是不及比利时的开放和热情。古典的布鲁塞尔街道上到处是热情四溢的音乐家,两边是诱人可爱的巧克力店,巧克力的甜美混上美妙的音乐和各式各样的艺人,倒真是一次冒险的奇妙旅程。
  德国和法国差别就很大了,在法国的道路上是见不到或很少能见到现代化的建筑的,因为巴黎市区保存的非常完好,但是德国尤其是首都柏林因为二战遭受轰炸,保留下来的建筑非常少,大多是新建的。历史的见证者,欧洲北部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科隆大教堂,二战期间遭到毁坏,近二十年来一直在修复。
  访问德国哥廷根大学和汉诺威大学,接触到了德国的精英式教学和严谨治学态度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。哥廷根大学名列德国第一欧洲第九,走出47名诺贝尔奖得主。汉诺威大学则是具有最高声誉和最高科研水平的9所大学的联盟。在德国任何人都可以上大学,可以报名任何大学任何专业,学费全免,乘坐市区的公共交通也是全免的。虽然大学的门槛十分低,但是德国对于学业是十分严格的。哥廷根大学第一学期的淘汰率达到 50%,而汉诺威大学更是达到了95%,并且一般情况下大学都要求学生读2个学位。无论是淘汰率还是学位要求都是在国内十分罕见的,但是在德国被淘汰是可以换专业读的,很多德国学生是在换了几次专业后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。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专业不是兴趣所在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在报考时不了解专业,入学后发现不适合,又苦于转专业的条件较为苛刻,将就着学下去,因此最后只是就业不能乐业。
  德国的大学里有很多小酒吧和咖啡馆,德国是没有晚课和晚自习的,夜晚大学生们就在学校的酒吧和咖啡馆里聚会,与别人交流。我们常常羡慕于一个大学能出多少多少的诺贝尔奖得主,也应该反思闭门造车是否确实阻碍了思想的交流、灵魂的碰撞。(生物科学系 王煜)

徐州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6800次访问,全刊已有1814277次访问